为弘扬革命传统,培育新时代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,4月13日,永丰县关工委、永丰县妇联、永丰县孤困儿童帮扶志愿团联合举行"追寻红军足迹·传承红色基因"一日研学活动暨少年志愿团成立仪式,通过沉浸式研学、庄严宣誓和志愿服务实践,让红色基因深植志愿者及少年儿童心中。
踏访革命圣地,感悟红色精神。此次活动,志愿者与孩子们进行了缅怀先烈、参观黄竹岭指挥所、参观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陈列馆、红色知识抢答赛等红色文化教育。
黄竹岭革命纪念碑庄严肃穆,全体志愿者们在纪念碑前向革命先烈默哀致敬,集体献花,奏唱国歌,依次绕行瞻仰纪念碑,深切缅怀革命先烈。
志愿团团长黄思生神色凝重,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孩子,缓缓开口,声音温和却有力,从眼前这座承载着无数先烈英勇事迹的丰碑讲起,诉说着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,抛头颅、洒热血的感人故事。团长鼓励孩子们,要铭记这段历史,传承先烈们无畏困难、勇往直前的精神,在今后的生活中,无论遭遇什么挑战,都要心怀希望,努力奋进,以先辈为榜样,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。
随后,一行人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山路拾级而上,一座古朴的房屋映入眼帘——这就是著名的黄竹岭指挥所旧址。
志愿者讲解员指着墙上悬挂的作战地图告诉志愿者和孩子们,就是在这简陋的环境中,革命先辈们制定了改变历史的战略决策。站在黄竹岭指挥所内部,志愿者和孩子们仿佛听见了当年电报机的滴答声,看见了将领们围坐讨论时坚毅的面容。
离开指挥所旧址,志愿者和孩子们来到中央苏区第一次反“围剿”陈列馆。这座现代化的展馆以丰富的文物、图片,全景式展现了那段峥嵘岁月。
在展区,生动还原了龙冈战斗的全过程。1930年12月30日,红军在此全歼国民党军第18师,活捉敌师长张辉瓒,取得了第一次反"围剿"的决定性胜利。看着文物、图片的演示,志愿者和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当年的战场,感受到了红军将士的英勇无畏。
通过此次实地研学,让青少年了解红军历史,感悟革命精神,重温峥嵘岁月,倾听历史回响。一幅幅历史照片、一件件珍贵文物、一段段感人故事,都生动展示了革命先辈的艰辛历程和英勇事迹。
志愿团副团长唐美云发表讲话:少年志愿团队由两股力量组成,一股是志二代,倡导孩子们向其父母学习,心纯粹、敢担当、愿付出,做少年的榜样;另一股由志愿团帮扶的孩子组成,倡导他们用心感受帮助的温暖,并内化为自己的力量,用感恩之心去帮扶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。
少年志愿者宋建涛发言:加入少年志愿团,不仅是一份荣誉,更是一份责任。希望通过志愿服务,传承红色精神,锻炼自身能力,并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金色徽标闪耀着青春的光芒,县关工委主任周忠华、志愿团团长黄思生以及各位副团长为少年志愿者佩戴徽章。
在领誓人宋建涛的带领下,少年志愿团队员右手握拳,庄严宣誓。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,彰显着新时代少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龙冈乡人武部部长、党委委员雷陈总结发言:祝贺永丰县孤困儿童帮扶志愿团少年志愿团成立,希望孩子们争做新时代好少年,传承红色基因,铭记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,让爱国情怀在心中扎根,践行志愿服务,用温暖行动帮助他人,传递爱心与正能量。
在返程的路上,志愿团精心组织儿童开展红色知识问答,让孩子们在一问一答间,再次深入了解红色历史,铭记峥嵘岁月,以红色文化滋养心灵,在传承红色血脉中坚定信念、茁壮成长。
此次活动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,研学让历史可触可感,宣誓让使命落地生根,希望少年志愿团成为传播红色火种的生力军。
最后感恩吉安广济医院有限公司以爱心为帆,赞助一辆大巴为此次一日游活动提供便利,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无忧出行。
感恩龙冈红军学校为此次活动提供用餐场地。
感恩杨平英、曾广汉、黄玉菲、罗清清、杨金华五位志愿者提供车辆。
精彩评论 共 0 条
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