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
评论

  • 关注官方微信

    本地事早知道

    永丰网官方微信
  • 下载APP客户端

    享受深度精准服务

    永丰网APP

老红军王其仁在长征路上的故事(文/艾圣才)

头像 03-10 · 发表于永丰 359阅读


王其仁,1913年4月15日,出生在江西省永丰县上固乡中车村王家册,3岁时母亲去世,靠父兄带大,生活艰苦。1931年,王其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担任儿童团书记。1933年4月,在苏维埃政府号召下,他抱着打土豪、求解放的想法,带领50多名少先队员和青年报名参加红军。1934年10月,随红一方面军开始了长征。1936年7月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曾担任过红一军团团长、师参谋长和张闻天的警卫员,延安独立师师部通讯班班长,两沿边防司令部、延安联防司令部译电员,定边警备二团团部译电组组长,晋绥行署机要科副股长、股长、科长,川西行署机要室主任,四川省委办公厅机要处副处长,四川省档案馆领导小组组长、馆长等职务。1983年2月,王其仁离职休养,一生艰苦朴素、不贪图享受。2013年8月26日,因病医治无效,在成都逝世。


王其仁(1942年)


王其仁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:“红军是中华民族的脊梁,长征则是中国革命惊天动地的史诗。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们在血与火的历练中诞生的宝贵精神财富。”

这位跟随中央红军全程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老红军,经历了四渡赤水、突破乌江、强渡大渡河、飞夺泸定桥、爬雪山、过草地……


翻越夹金山






1935年6月间,王其仁所在的部队到达了四川宝兴县和小金县交界处,开始翻越一座大雪山——夹金山。第一天,山路还比较平坦,只有杂草和一些带刺的灌木,但还是得小心,不然脚落地就会被刺破,裤子会被刺撕烂,大家行军一天下来,又累又疲乏,加上肚子又饿,随便找个地方倒下就睡着了。第二天,部队继续往山上爬,明明是六月,山上白雪皑皑,山高路又陡,冷风刺骨,空气稀薄,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歇一歇,但不能坐下。王其仁看到身体虚弱的战友,一倒下就再也没有起来了,内心异常难受。雪山上的气候变幻无常,一会是大风呼啸,雪花纷飞,一会儿又下起了冰雹。王其仁和战友们鼓起勇气、振着精神继续向前,好不容易到达了山顶。下雪山时,他们手拉着拉手一起滑了下去。之后,又相继翻越了梦笔山、长板山、仓德山、打古山等雪山。




艰难过草地






1935年6月,红军一、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,8月开始了过草地,一共走了三天时间。草地中很多地方是沼泽地,那里没有人烟,与爬大雪山相比更加艰难危险,前面有敌人堵,后面有敌人追,左右也还有敌人侧击,经过沼泽地,稍不留意就会掉进泥潭里,也别想再爬出来。所带的粮食不多,一天多就吃完了,他们只有饿着肚子赶路。饿得无法坚持了,就找野菜、草根和树皮吃。后来找不到野菜等,就将自己的皮带、皮鞋等用洗脸盆当锅煮着吃,王其仁所在团的一位首长把自己骑的马杀了,将肉分给大家吃。晚上,战友们都是三三两两背靠着背互相取暖睡觉。第三天下午,终于走出了草地。





惊险渡过赤水河






1935年8月的一天,红一方面军一团来到了离松潘县若尔盖草原约17公里的地方准备过草地,没想到一条宽200多米的河挡住了红军的去路。河水虽不是很深,但水流很急很猛。部队几乎没有渡河装备,思来想去,最后决定靠马过河。一匹马上要带五六个人!怎么带呢,马背上挂两个人,马鬃两边一边一个,再一个人抓着马尾巴,最后马头上的缰绳再抓一个。



轮到王其仁过河时,他和另外一个小兵被安排抓住马鬃,背上骑一个大个子,马尾巴上吊两个小个子。水太急了!走到河中间时,马头突然一甩,把王其仁和另一个战友甩脱了,被湍急的河水冲走,危急关头,王其仁靠着自己不错的水性,拼命往岸边靠,终于脱险上岸了。而那位战友,因为不会游泳,加之体力耗尽,最终不幸地被淹没在波浪中……为了渡过这条河,部队几乎耗了一天的时间,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,让他以后干什么事都多了一份力量,也多了一份谨慎……

王其仁和爱人张麟曾共同写下: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,永葆革命本色,多为人民作贡献,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。著有《在长征路上——我的回忆》。2008年1月为上固乡捐款6万元修路,其时王其仁95岁。

参考资料:

1.《永丰人物》(《永丰人物》编撰委员会,2010年10月)。

2.《九旬老红军的回忆》《老红军王其仁:支持长征线路申遗》(《四川日报》)和有关资料。



下载永丰网APP 查看全部内容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“城市号”合作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精彩评论 0

头像

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