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
分
每年的3月1日被定为“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”,该卫生节日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于2014年设立的,旨在以唤起全社会对艾滋病防治事业的关注,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,确保他们能够获得与其他病患同等的医疗服务和精神支持,并实现社会的公平对待。零歧视日的主题标志为蝴蝶,象征着蜕变、重生、美丽和自由,也代表每个人对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关爱与祝福。
艾滋病医学上全称为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” ,英文缩写是AIDS,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,也就是HIV感染引起的。HIV就像一个隐藏在身体里的“捣乱分子”,专门攻击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,尤其是一种叫CD4+T淋巴细胞的免疫细胞。当免疫系统被破坏,我们的身体就失去了保护罩,各种疾病就容易乘虚而入,威胁我们的生命健康。
一、正确认识传播途径
(一)性传播
是目前最常见的传播方式,比如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性行为就存在感染风险。
(二)血液传播
常见于共用注射器吸毒、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等情况。
(三)母体传播
是感染了HIV的妈妈在怀孕、分娩过程中或者哺乳时,把病毒传给宝宝。
二、理解误区
以上这些行为不会传染
三、我们应该掌握并做些什么
(一)学习和了解关于艾滋病和病毒感染的知识,以及艾滋病感染者所面临的歧视和困境。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这些人。
(二)艾滋病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,掌握预防知识、拒绝危险行为,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。
(三)新婚、备孕以及已怀孕的家庭,夫妻双方应进行艾滋病检测,预防母婴传播。
(四)暴露后72小时内尽早使用阻断药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。
(五)发生高危行为后(如无保护性行为),应该主动进行艾滋病检测与咨询,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(六)积极参与宣传和教育,向身边的人传递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面临的困境,增强大家对艾滋病的认识和意识,减少对感染者的歧视和污名化。
(七)关心、帮助、不歧视艾滋病病人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,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。
日常生活应如何预防艾滋病?
1.严禁吸毒,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。
2.洁身自爱,不卖淫、嫖娼,避免婚前、婚外性行为。
3.不要借用或公用牙刷、剃须刀、挂脸刀等个人用品。
4.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,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
5.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。
6.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、精液和乳汁接触,切断其传播途径。
我们的敌人是病毒不是人
要摒弃歧视性的言论和行为
共建无歧视的社会环境
“艾”少一点
“爱”多一点
向歧视说不
有爱就有希望
如有需要了解相关知识的广大居民可在3月1日在崇文广场向永丰县妇幼保健院义诊专家进行咨询!
精彩评论 共 0 条
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~